日期:2021-04-13 作者: 點擊率:462
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質量管理、提高市場效率的基礎性制度,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市場監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屬性是“傳遞信任,服務發展”,具有市場化、國際化的突出特點,被稱為質量管理的“體檢證”、市場經濟的“信用證”、國際貿易的“通行證”。
黨中央、國務院對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高度重視。2018年2月,作出“推進質量認證體系建設”的重要論述。2018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 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明確將質量認證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就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在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深化黨和機構改革方案》中,明確市場監管總局“統一管理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工作”“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責劃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保留牌子”。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對于加強市場監管、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質量基礎設施?
質量基礎設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 ,簡稱NQI)的理念早由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UNCTAD)和世界貿易組織(WTO)在2005年共同提出。2006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提出質量基礎設施的概念,將計量、標準化、合格評定(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為主要內容)并稱為質量基礎的三大支柱,這三者構成一個完整的技術鏈條,是和企業提高生產力、維護生命健康、保護消費者權利、保護環境、維護安全和提高質量的重要技術手段,能夠有效支撐社會福利、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至今,質量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
2017年,經過國際上負責質量管理、工業發展、貿易發展、監管合作的10個相關國際組織共同研究,在2018年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發布的《質量政策——技術指南》一書中提出了新的質量基礎設施定義。新定義指出,質量基礎設施是由支持與提升產品、服務和過程的質量、安全和環保性所需的組織(公、私)與政策、相關法律法規框架和實踐構成的體系。同時指出,質量基礎設施體系涉及消費者、企業、質量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基礎設施公共機構、治理五個方面;還特別強調,質量基礎設施體系依賴于計量、標準、認可(從合格評定中單列出來)、合格評定和市場監督。
什么是合格評定?
根據國際標準ISO/IEC17000《合格評定 詞匯和通用原則》中的定義,合格評定(Conformity Assessment)是指“與產品、過程、體系、人員或機構有關的規定要求得到滿足的證實”。國際標準化組織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出版的《合格評定建立信任》指出,商業顧客、消費者、用戶和官員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環保、安全性、經濟、可靠性、兼容性、可操作性、效率和有效性等特征都有期望,證明這些特征符合標準、法規及其他規范要求的過程稱為合格評定。
合格評定提供了按照有關標準、法規和其他規范以滿足相關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這些期望的手段。它有助于確保產品和服務按照要求或承諾提交。換句話說,合格評定建立信任,能夠滿足市場經濟主體的需求,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對于消費者而言
消費者可從合格評定中獲益,因為合格評定為消費者提供了選擇產品或服務的依據。
對于企業而言
制造商和服務提供者需要確定其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并按顧客的期望提供,從而避免因產品失效在市場上遭受損失。
對于監管部門而言
對于監管部門而言,也能從合格評定中獲益,因為合格評定為其提供了執行法律法規和實現公共政策目標的手段。
合格評定的主要類型
合格評定主要包括檢測、檢驗、認證、認可四種類型。根據國際標準ISO/IEC17000《合格評定詞匯和通用原則》中的定義:
檢測(Testing)是“按照程序確定合格評定對象一個或多個特性的活動”。
通俗地說,就是依據技術標準和規范,使用儀器設備,進行評價的活動,其評價結果為測試數據。
檢驗(Inspection)是“審查產品設計、產品、過程或安裝并確定其與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據專業判斷確定其與通用要求的符合性的活動”;
通俗地說,就是依靠人的經驗和知識,利用測試數據或者其他評價信息,作出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的判定活動。
認證(Certification)是“與產品、過程、體系或人員有關的第三方證明”;
通俗地說,就是指由具備第三方性質的認證機構證明產品、服務、管理體系、人員符合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合格評定活動。
認可(Accreditation)是“正式表明合格評定機構具備實施特定合格評定工作的能力的第三方證明”。
通俗地說,就是指由認可機構對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的技術能力予以證明的合格評定活動。
由上述定義可知,檢驗檢測和認證的對象是產品、服務和企業組織(直接面向市場);而認可的對象是從事檢驗檢測和認證的機構(間接面向市場)。
合格評定活動的屬性
按照從事合格評定活動的屬性,可分為方、第二方和第三方三類。
方。指由制造商、服務商等供方實施的合格評定,比如生產企業為滿足自身研發、設計和生產需要而開展的自檢、內審等。
第二方。指由用戶、消費者或采購商等需方實施的合格評定,比如采購方對采購貨物進行的檢測、驗貨等。
第三方。指由獨立于供需雙方的第三方機構實施的合格評定,比如產品認證、管理體系認證、各類認可活動等。認證、認可和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檢驗檢測活動都屬于第三方合格評定。
相比方和第二方的合格評定,第三方合格評定通過由具有獨立地位和專業能力的機構嚴格依據或國際上通行的標準和技術規范實施,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因而獲得市場各方的普遍承認,不但能夠有效保證質量、保障各方利益,而且能夠增進市場信任、促進貿易便利。
合格評定結果的體現
合格評定的結果通常以證書、報告、標志等書面形式向社會公示。通過這種公示性證明,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以獲得相關方和社會公眾的普遍信賴。主要形式有:
——認證證書、標志;
——認可證書、標志;
——檢驗證明、檢測報告。
信息來源:認監委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業技術監督中心"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業技術監督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業技術監督中心”。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